您好,会员单位登录后可以阅读本栏目详细信息,点击登录。
您好,申请成为会员后可以阅读此信息,点击申请。
发布日期:2015-12-14 浏览量:43
第一财经日报讯,法国当地时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协议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当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协议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
如果想概括这份近16600个单词的《巴黎协定》,可按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划分为基准,简化为五大关键要素:第一,旨在达到净零排放的“长期目标”;第二,每五年盘点一次的不断加强的“行动力度”;第三,保证实现气候承诺的加强“透明度”;第四,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第五,帮助世界最受气候变化影响人群的“适应(行动)”。
在长期目标方面,《巴黎协定》提出了上述2摄氏度的控温目标,并写入了1.5摄氏度的努力方向,明确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气候、能源与环境高级顾问杨富强对记者说,巴黎大会再次印证了中国在气候议题上的姿态越来越开放与自信,在南北方国家之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协调作用,促进了不同集团阵营的互信与共识。
2016年开始的“十三五”规划,有望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管理方式。将于2017年启动的碳市场,以及继续推进的电力改革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都将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低碳转型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