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好,会员单位登录后可以阅读本栏目详细信息,点击登录

温馨提示

您好,申请成为会员后可以阅读此信息,点击申请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资讯

尚强民:国内粮价将进一步反映市场供求

发布日期:2016-02-18    浏览量:44

在构建新的粮食供求格局过程中,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将会不可避免地进一步融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优化国内农业结构,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尽管2016年国内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会贯穿全年,库存压力仍将持续,粮食收购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国内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将会得以积极推进。 2015年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仍在积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为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其中,谷物产量57225.3万吨,比2014年增加1484.6万吨,增长2.7%。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进口大豆8169万吨,较上年增加1029万吨,增长14.4%;进口谷物及谷物粉3270万吨,比上年增加1319万吨,增长67.6%;加上薯类进口,并将进口大米折合成稻谷,2015年我国粮食进口量达到1.25亿吨的水平,较上年增长25%。 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供给数量均大幅度增长,而国内粮食消费增长放缓的状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的矛盾继续加剧。 2014/2015年度东北主产区玉米临时收储数量庞大,但重新返回市场的数量之少,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 2015/2016年度的临时收储数量预计仍会十分巨大,我国的玉米库存将创天量;稻谷供大于求的形势同样严峻,库存量不断增加,随着保管年限的增加,库存稻谷品质降低;小麦供求状况比玉米和稻谷要好得多,但也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国内小麦价格走势明显较之前几年疲软。 此次国内粮食供大于求开始于2012年,到目前为止,供求失衡的形势已经完全明朗,各方面已经认识到了失衡问题,尽管认识的角度各有不同,认识的程度也有差异。调整粮食供给结构的任务已经提出,促进粮食供求再平衡的措施开始实施,只是2015年国内粮食产量继续增长,特别是进口粮食大增,挤占国内粮食市场份额,国内粮食库存再创历史新高。 我国在粮食上行动向来谨慎,因为粮食供给不足是我国长期以来面对的最大困难、最大问题、最大灾难。 一部中国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荒政史。现在,面对严重的供求失衡,明确了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的任务。也有人提出,近年来,由于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库存增加,主要农产品国内外价差拉大,加上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放松农业、乃至忽视农业的声音。 对于由于气候因素导致的粮食产量波动,我国向来采取的是“籴”“粜”之法,丰收时收储,歉收时出库,通过建立粮食储备,熨平年度间的供给波动,保持市场供求平衡,实现粮食供给安全。 现在面临的情况似乎和以前完全不同。利用流通蓄水池对供求进行最大限度调节的结果,却是严重超过当前国内需求的粮食供给继续增加,粮食市场运行中不可持续性问题愈发突出。 为什么如今“籴”“粜”之法失灵?因为当前的供求失衡不是由于气候因素导致的年度间的波动,而是供给趋势性地大于了需求,而且这种趋势的变化又是发生在国内粮食市场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当前玉米等重要粮食品种供求失衡的程度已经超出了流通领域最大调节能力,通过增加储存和抛售库存的办法,无法有效地实现新平衡。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粮食产量和进口量不断增长,粮食供给状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粮食供给表现出趋势性大于需求的状况,第一次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大约持续了七八年的时间。这一次开始于2012年,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 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提高是改革的成果。农业领域推进的一系列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我国农业生产者的种植积极性,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为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提高是开放的结果。在看到国内粮食供给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开放粮食市场使得来自国际市场的供给增加。我国年度粮食进口量连年增长,供给增加的数量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 据对2015年粮食进口状况的分析,其中约80%是实现国内供求平衡所需要的进口。 可以肯定,当前国内粮食供求失衡,是市场开放之后出现了新情况。 国内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于国际市场,国内粮食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国际粮食市场在价格暴涨之后下跌,重新表现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特征,而国内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继续支持国内价格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于是国内粮食市场便不得不承担巨大的进口压力。非常麻烦的情况出现了:国内粮食库存已经非常巨大,而粮食进口数量还在增长,国内库存压力越来越大。 一方面,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缺,再加上环境出现恶化,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并不牢固,积极利用国外资源以增加国内供给,应该是理性的选择。于是,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不断强调,粮食要走出去,要利用国外的耕地资源,生产更多的粮食,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国内粮食生产的脆弱性又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内粮食市场受到来自国际市场的进口冲击。 尽管到目前为止的进口粮食,约80%是平衡国内市场供求需要的进口,但剩余的20%却给国内市场带来了剧烈的冲击。2015年高粱和大麦进口量超过2000万吨,严重挤占了国内玉米市场份额,大米进口量也有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大米市场的失衡。 的确,粮食内外价格倒挂,历史性地增加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和资源的难度。但是,在开放的背景下,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又是必须迎接的历史性的挑战。 在构建新的粮食供求格局过程中,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将会不可避免地进一步融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优化国内农业结构,缓解资源环境压力。2015年将是中国粮食史上划时代的年份,从这一年起,中国真正开始了在开放条件下追求国内粮食供求再平衡的进程。 2016年粮食市场:生产结构调整艰难推进 基于2015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纪录,以及新的一年消费将保持基本稳定的分析,大体可以预测,2016年将是粮食市场供求继续失衡的一年。 粮食价格将会在市场之手的作用下反映市场真实的供求,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将会面临市场低迷的考验,粮食生产调整将在复杂的情况下推进。 2016年国内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力度,将决定国内粮食供求失衡程度在2016年是加剧还是缓解。玉米生产结构的调整意见已经提出,减少“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发展青储饲料,改变种植结构等等。根据有关部门提出的计划,到2020年减少玉米种植5000万亩,减少产量2500万吨,而目前一年多出来的玉米数量就远超2500万吨。 目前,国内不仅是玉米多了,稻谷也多了,小麦也不少。进行生产结构调整,话好说,事难做!降低粮食产量在很大程度上比增加粮食产量还难!不仅是因为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是关系到农民的收入与生活,重要的是在削减产量时还要担心产量下降过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粮食生产面临着过去从未有过的新情况,在粮食生产方面需要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只是也不能因此止步不前,如果2016年的调整行动不快,动作不大,秋粮收获之时,市场将会出现更大的矛盾与困难。 要坚决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要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通过轮作、休耕、退耕、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 预计2016年粮食进口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统筹农产品进出口,加快形成农业对外贸易与国内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体系,实现补充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保护国内产业和农民利益的有机统一。2016年谷物的实际进口量能否减少,对于减轻当前国内供给压力有着现实的意义。 现阶段要在现行贸易规则之下,尽最大努力减轻来自国际市场的供给压力。提高国内粮食生产效率是实现国内外粮食市场有效融合的重要方面,保持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粮价的基本协调,是实现两个市场协调的前提。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链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在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中,要积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价格更好地反映国内供求变化。国内粮食供求已经由原来的偏紧转向宽松,国内的粮食政策必须进行调整,要从促进粮食产量提高,转向促进国内粮食供求再平衡。政策性托市收购,是在粮食供给偏紧之时,政府向粮食生产者给出的收购承诺。现在粮食多了,还继续做这种承诺,只会加剧供求的进一步失衡。 在政策调整之时,当然要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在下调政策性价格之后,农民收益的保护,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进行。总之,农民要保护,市场也要放开。要让市场发挥作用。 当前国内粮食收购环节存在失灵问题。国家不收或是少收,便会发生卖难;解决卖难问题,似乎也只能是国家收购。这种状况一定要改变,要积极促进国内粮食市场发育,培育市场新主体,形成新的粮食流通体系。承担流通任务的粮食企业,作为粮食物流提供商,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业务经营方式要与新的粮食流通格局相适应。 总而言之,2016年的国内粮食市场将是发生大变化的一年,尽管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会贯穿全年,库存压力仍将持续,粮食收购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在生产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国内粮食价格将进一步反映市场供求,流通市场化改革将会得以积极推进!
返回列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41号嘉泰国际大厦A座9层927-929室

电话:010-85966807

传真:010-85983697

E-mail:dfxhbgs@siacn.org.cn

扫一扫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4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282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583号 技术支持:富源科技

Copyright © 2024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282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583号 技术支持:富源科技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