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单位登录后可以阅读本栏目详细信息,点击登录。
您好,申请成为会员后可以阅读此信息,点击申请。
发布日期:2018-07-11 浏览量:52
目前,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后简称“协会”) 与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后简称“中心”)正在进行《淀粉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淀粉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等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为进一步了解淀粉企业生产现状,梳理企业产排污环节,科学合理编制标准,2018年6月25日-30日,协会常务副秘长孙明导与中心相关人员成立调研工作组,奔赴山东省潍坊市、德州市、济宁市和滨州市等地开展淀粉行业环境保护现状调研,走访淀粉企业9家,涉及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甘薯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及淀粉制品等不同产品的淀粉生产加工企业。
本次调研部分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1)玉米淀粉生产废水主要产生在玉米浸渍水蒸发浓缩过程中产生的蒸发冷凝水,玉米淀粉生产企业可首先提取玉米浸渍水中的植酸,用于生产肌醇等淀粉副产品,可降低淀粉生产废水中的总磷浓度,减轻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负荷。
(2)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并散发出恶臭气体,这些气体主要是蛋白质、淀粉、糖类等分解产生的胺类、硫化氢、氨气、硫醇、甲硫醚类等物质,淀粉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并处理,臭气产生环节包括管束干燥机余热利用后的尾气、SO2吸收塔尾气、玉米浸泡罐、压力曲筛、重力曲筛等生产设备排放的废气,以改善厂区及周边空气环境质量,消除异味。
(3)《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中规定以玉米和小麦为原料的淀粉企业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为3m3/t,薯类为8m3/t,标准中没有区分产品为淀粉还是淀粉糖、变性淀粉等,均以淀粉产量为依据计算排水量,目前淀粉生产企业中,尤其是含有结晶果糖、变性淀粉等产品生产的企业实际用水量远远大于现有标准要求,现有生产技术条件难以满足排放标准中关于基准排水量的要求。
调研期间,针对行业的发展状况、生产工艺情况、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环节、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状况、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情况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淀粉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将从产工艺、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污染物产生量、环境管理等方面出发,指导淀粉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等工作,通过采取源头削减和过程控制等措施,降低淀粉行业污染物排放,引导淀粉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淀粉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是在现有《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2018)的基础之上进行优化升级,以期适用于淀粉行业绿色工厂的评价工作,帮助企业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和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目标。
本次调研部分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1)玉米淀粉生产废水主要产生在玉米浸渍水蒸发浓缩过程中产生的蒸发冷凝水,玉米淀粉生产企业可首先提取玉米浸渍水中的植酸,用于生产肌醇等淀粉副产品,可降低淀粉生产废水中的总磷浓度,减轻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负荷。
(2)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并散发出恶臭气体,这些气体主要是蛋白质、淀粉、糖类等分解产生的胺类、硫化氢、氨气、硫醇、甲硫醚类等物质,淀粉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并处理,臭气产生环节包括管束干燥机余热利用后的尾气、SO2吸收塔尾气、玉米浸泡罐、压力曲筛、重力曲筛等生产设备排放的废气,以改善厂区及周边空气环境质量,消除异味。
(3)《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中规定以玉米和小麦为原料的淀粉企业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为3m3/t,薯类为8m3/t,标准中没有区分产品为淀粉还是淀粉糖、变性淀粉等,均以淀粉产量为依据计算排水量,目前淀粉生产企业中,尤其是含有结晶果糖、变性淀粉等产品生产的企业实际用水量远远大于现有标准要求,现有生产技术条件难以满足排放标准中关于基准排水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