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会员单位登录后可以阅读本栏目详细信息,点击登录。
您好,申请成为会员后可以阅读此信息,点击申请。
发布日期:2019-12-19 浏览量:40
12月18日,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会长办公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学习传达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协会2019年工作;分析了2019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讨论了行业发展形势,部署了2020年协会主要工作;佟毅会长作了总结讲话。
一年来,协会在广大会员和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协会能够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计划,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协会“引领、纽带、创新、服务”的作用。一是积极开展市场信息服务与统计工作;二是参与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来规范企业行为;三是通过开展行业的一些特色活动与品牌会议,引导产业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四是广泛开展行业调研,提出行业发展建议,为淀粉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会议对2019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从行业形势来看,2019年玉米总消费量近5年首次出现下滑,原因就是非洲猪瘟影响下生猪存栏量下滑。伴随着国内玉米去库存进度进入尾声,国内玉米市场由政策主导逐步走向市场化。由于原料价格涨幅远大于下游产品涨幅,行业盈利减弱,原料价格上涨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受原料供给短缺与产能过剩影响,马铃薯淀粉、结晶葡萄糖与玉米淀粉行业开工率跌幅明显,小麦淀粉与果葡糖浆行业开工率小幅回升。
回顾2016-2018年,玉米深加工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深加工产能迅速释放,企业效益进入舒适区。可以说过去的几年,玉米深加工行业在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进入 2019年上半年,深加工行业形势突变。成本及库存压力回升,开工率与效益同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行业普遍存在中小企业低效产能,微利维持,产能结构性过剩明显。玉米深加工产能过剩和原料供应紧张问题将逐渐显现,行业运行面临着原料价格上涨和产品竞争加剧的双重风险;长短期问题交织叠加,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并存,需求潜力释放制约较多,行业经济仍较困难,经济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
展望2020年,协会将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利益。我们要时刻关注产业发展与市场变化,调整传统经营思路,强化责任意识。创新经营模式,建立农户+基地+公司的原料供给模式,形成“必要成本+合理利润”的行业的盈利模式,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分享增值收益。
2020年协会的工作任务很重,要筹备2021年换届工作,总结淀粉工业“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和八届理事会工作,编制“淀粉工业十四五规划”,修改协会章程和会议筹备等事宜。会议决定:2020年成立中国淀粉工业协会薯类淀粉环境保护工程中心,中心将瞄准学科前沿,面向薯淀粉行业,解决节水减排、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资源回收利用等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共性或关键技术问题,推广相关先进技术,推动薯淀粉行业节水、污染减排及循环经济工作,提高行业水资源利用率及清洁生产水平。同时,为推动淀粉行业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会决定2020年开展淀粉行业绿色工厂的认定工作。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佟毅会长做了总结发言,肯定了协会办公室的工作,要求会长单位要积极支持协会的工作,履行好会长的工作职责。也希望协会办公室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希望协会能与行业共同紧贴国家发展战略,坚定不移的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保障淀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